注册 | 登陆

大学——“垃圾”制造厂?

未进大学前,我们满怀憧憬,经历人生中第一个漫漫“六月”,等待象牙塔的“门票”。
六月过了,七月去了,八月的我们手中握着一张张美丽的“梦”。从此,我们开始斑斓的青春……
那时的我们,应该不曾意识到所谓“门票”的巨大差别。尽管,我们有些人曾经为不能拿到理想的那张票而沮丧。今后努力的誓言依旧旦旦。可是,一年、两年以后,差别却那么明显地呈现于我们的眼前。失望、无奈、痛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七彩的梦,只是口中吹出的阳光下美丽的泡泡,破碎是不可逃避的命运。
大一的时候,遇到一个喜欢穿黑色衣服的学长,淡淡的忧郁。后来,听其他的学长说,他本来是可以到北大的,可是“提前批”上的无意志愿将他带到了我们学校。当然,学校给了他两万块新生奖学金。但,那不能弥补那份失落和遗憾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渴望上北大的他却一天天沦落。虽然校园里的他风光不减,可是不知不觉中,已丧失那份“圆梦”的能力。也许他曾经拥有,可是无形中消失得不知踪迹。后来,他考研落榜了。他找了一份工作,心中却忘不了那份“北大”情结……
我,一个和他有着类似经历的女孩,也曾豪情万丈,声言不逊任何一流学府精英。可是,时间过了,宣言淡了,慢慢地,梦想忘了。不,是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。
这样的现象我相信很多非一级学府的同学深有同感。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这样的结局,我们应该自我检讨。可是,仅仅是我们的错吗?
最近,我们的一位老师很不客气地说我们是“垃圾”,是一天到晚踩着两块西瓜皮的家伙,没有出息。对于国内某名牌大学的精英却是赞不绝口。总之,他认为我们就是比他们差。我当时无语……
是的,我们承认自身和某些一流大学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。但我们也并非一文不值,我们有我们的优点。
回首三年多的大学校园生活:越来越少的课程学时,一本本只学1/4不到的课本,考试的内容越来越少、越来越简单。这是谁的安排?肤浅的课程一大堆,那是我们选择的吗?
我,作为一名称不上一流大学但仍是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,尚且遇到如此的情况。那么,其他大学的同学呢?“垃圾”,谁培养了我们?大学——“垃圾”制造厂吗?

« 上一篇 | 下一篇 »

Trackbacks

点击获得Trackback地址,Encode: UTF-8

发表评论

评论内容 (必填):